- GB1409介电常数测试仪
- GB1409介电常数测试仪
1.深圳市华天启科技有限公司
2.深圳市兴绿科技有限公司
3.深圳华晟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4.深圳质检院
5.深圳市欧普特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6.深圳市秦塑塑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8.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9.广州市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10.广州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11.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广东产品质量监督研究所
13.广东新翼新材料有限公司
14.惠州光阳科技有限公司
15.华南理工大学
16.茂名质量检验监督所
17.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18.东莞市华科东尼仪器有限公司
19.东莞零度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20.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21.佛罗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2.佛山金戈消防材料有限公司
23.佛山质量检验监督所
24.上海西邦电气有限公司
25.上海申锐测试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6.上海兆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27.上海祈峰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8.上海科技大学
29.浙江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0.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1.绍兴任飞碳黑有限公司
32.乐清市正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乐清市柳市正和量具仪器商行
34.苏州市铭宇精密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35.佳施加德士(苏州)塑料有限公司
36.江苏矽时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7.江苏溧阳康达威实业有限公司
38.欧宝聚合物江苏有限公司
39.苏州工业园区斯博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40.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41.中广核三角洲(江苏)塑化有限公司
42.南通日芝电力材料有限公司
43.日本长濑精细化工(无锡)有限公司
44.万聚(杭州)供应链有限公司
45.顺德特种变压器厂
46.诸城质量检验监督所
47.无锡金邦科技有限公司
48.无锡思耐德科技有限公司
49.南京博乐飞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50.南京电气集团
51.南京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52.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3.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54.安徽国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55.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56.武汉欣景通仪器有限公司
57.武汉北分福诚仪器有限公司
58.天津市鼎轩科工贸有限公司
59.天津鼎轩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60.天津中津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61.星光橡胶(日本)天津有限公司
62.平顶山神马鹰材包装有限公司
63.河南金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64.四川天威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65.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四川大学
67.德阳盛宇科技有限公司
68.成都监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69.成都科技大学
70.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71.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72.北京化工大学
73.北京理工大学
74.北京清华大学材料系、水利系
75.北京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
76.北京航天凯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特种化工事业部)
77.北京世纪航凯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8.北京空军二十三厂
79.北京理工大学西山实验区
80.北京四方变压器厂
81.北京磁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82.北京博闻时讯科技有限公司
83.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84. 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
85.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86.北京欧陆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87.山东德威克仪器有限公司
88.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89. 山东守护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90.山东德威克仪器有限公司
91.青岛安世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92.合肥博艺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93.济宁强科管材材料有限公司
94. 烟台华鹏仪器有限公司
95.黑龙江天林科技有限公司
96.长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97. 辽阳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98.大庆五金总汇有限公司
99.沈阳润锦科技有限公司
100.中科院兰州理化所
101.兰州汇天成工贸有限公司
102.肯博(厦门)绝缘科技有限公司
103.海南大学
104.西安交通大学
105.西安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6.陕西科技大学
107.阜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08.江西科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09. 咸阳兴华高精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110.沧州特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11.长沙康格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113.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114.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115.福州申辉化工仪器有限公司
116.保定华创电气有限公司
117. 保定棉金内饰件制造有限公司
118. 保定顺成内饰件材料有限公司
119.保定风帆美新蓄电池隔离板制造有限公司
GB1409介电常数测试仪参数
平板电容极片:Φ50mm/Φ38mm可选
间距可调范围:≥15mm
频率范围 : 20KHz-60MHz/200KHz-160MHz
频率指示误差:3×10-5±1个字
夹具插头间距:25mm±0.01mm
主电容调节范围:30-500/18-220pF
测微杆分辨率:0.001mm
主调电容误差:<1%或1pF
夹具损耗角正切值:≦4×10-4 (1MHz)
Q测试范围:2~1023
GB1409介电常数测试仪定义
介质损耗角dielectric loss angle
由绝缘材料作为介质的电容器上所施加的电压与由此而产生的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角。
介质损耗因数,,dielectric dissipation factortan8损耗角a的正切。
〔介质〕损耗指数
E,该材料的损耗因数
tan8与相对电容率:r的乘积
复相对电容率complex relative permittivi附表一,介质损耗测试系统主要性能参数一览表
BH916测试装置
GDAT高频Q表
平板电容极片
Φ50mm/Φ38mm可选
频率范围
20KHz-60MHz/200KHz-160MHz
间距可调范围
≥15mm
频率指示误差
3×10-5±1个字
夹具插头间距
25mm±0.01mm
主电容调节范围
30-500/18-220pF
测微杆分辨率
0.001mm
主调电容误差
<1%或1pF
夹具损耗角正切值
≦4×10-4 (1MHz)
Q测试范围
2~1023
介电常数测量技术在民用,工业以及军事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介电常数测量的常用方法进
行了综合论述。首先对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总结;然后分别论述了几种常用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
优缺点及发展近况;后对几种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总结,得出结论。介电常数是物体的重要物理性质,对介电常数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电气工程中的电介质问题、电磁兼容问题、生物医学、微波、电子技术食品加工和地质勘探中,无一不利用到物质的电磁特性,对介电常数的测量提出了要求。目前对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的应用可以说是遍及民用、工业、国防的各个领域
在食品加工行业当中,储藏、加工、灭菌、分级及质检等方面都广泛采用了介电常数的测量技术。例如,通过测量介电常数的大小,新鲜果蔬品质、含水率、发酵和干燥过程中的一些指标都得到间接体现,此外,根据食品的介电常数、含水率确定杀菌时间和功率密度等工艺参数也是重要的应用之一[1]。在路基压实质量检测和评价中,如果利用常规的方法,尽管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但工作量大、周期长、速度慢且对路面造成破坏。由于土体的含水量、温度及密度都会对其介电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采用雷达对整个区域进行测试以反算出介电常数的数值,通过分析介电性得到路基的密度及压实度等参数,达到快速测量路基的密度及压实度的目的[2]。此外,复介电常数测量技术还在水土污染的监测中得到了应用[3]。并且还可通过对岩石介电常数的测量对地震进行预报[4]。上面说的是介电常数测量在民用方面的部分应用,其在工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典型的例子有低介电常数材料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中的应用以及高介电常数材料在半导体储存器件中的应用。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随着晶体管密度的不断增加和线宽的不断减小,互联中电容和电阻的寄生效应不断增大,传统的绝缘材料二氧化硅被低介电常数材料所代替是必然的。目前Applied Materials 的BlackDiamond 作为低介电常数材料,已经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商业化生产[5]。在半导体储存器件中,利用高介电常数材料能够解决半导体器件尺寸缩小而导致的栅氧层厚度极限的问题,同时具备特殊的物理特性,可以实现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器件[6]。在军事方面,介电常数测量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雷达和各种特
殊材料的制造与检测当中。对介电常数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介电常数的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和国防各个领域,并且有发展的空间和必要性。我们对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进行总结,能更清晰的认识测量方法的现状,为某些应用提供一种可能适合的方法,是有一定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的。.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综述介电常数的测量按材质分类可以分为对固体、液体、气体以及粉末(颗粒)的测量[7]。固体电介质在测量时应用较为广泛,通常可以分为对固定形状大小的固体和对形状不确定的固体的测量。相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测试方法较少。对于液体,可以采用波导反射法测量其介电常数,误差在5%左右[8]。此外国家标准中给出了在90℃、工频条件下测量液体损耗角正切及介电常数的方法[9]。对于气体,具体测试方法少且精度都不十分高。文献[10]中给出一种测量方法,以测量共振频率为基础,在LC 串联谐振电路中产生震荡,利用数字频率计测量谐振频率,不断改变压强和记录当前压强下谐振频率,后用作图或者一元线性回归法处理数据,得到电容变化率进而计算出相对介电常数。
表1 是测量固体介电常数的国家标准方法(不包括废止的方法)及其对频率、介电常数范围、材料等
情况的要求。如表1 所示,国家标准中已经对微扰法和开式腔法的过程做了详细介绍,然而对适用频率和介电常数的范围都有所限制。所以在不同材料,不同频率的情况下,国家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具体测量方法。可见,上面所分析的方法并不是可以随便套用的。在不同的系统、测量不同的材料、所要求的频率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方法。国家标准测量方法覆盖的频率为50 MHz 以下和100 MHz 到30 GHz,可以说是一个较广的频率覆盖范围,但是不同范围适用的材料和环境等都有所不同。介电常数的覆盖范围是2 到100,接近1 的介电常数和较高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比较稀缺,损耗普遍在10−3 到10−4 的数量级上。3. 测量介电常数的几种主要方法从总体来说,目前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主要有集中电路法、传输线法、谐振法、自由空间波法等等。其中,传输线法、集中电路法、谐振法等属于实验室测量方法,测量通常是在实验室中进行,要求具有相应的样品采集技术。另外对于已知介电常数材料发泡后的介电常数通常用经验公式得到[26]。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发展现状等做分别阐述。3.1. 集中电路法集中电路法是一种在低频段将有耗材料填充电容,利用电容各参数以及测量得到的导纳推出介电常数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公式为:
其中, Y 为导纳, A 为电容面积, d 为极板间距离,0 为空气介电常数,ω 为角频率。为了测量导纳,通常用并联谐振回路测出Q 值(品质因数)和频率,进而推出介电常数。由于其高频率会受到小电感的限制,这种方法的高频率一般是100 MHz。小电感一般为10 nHz 左右。如果电感过,高频段杂散电容影响太大。如果频率过高,则会形成驻波,改变谐振频率同时辐射损耗骤然增加。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低损材料。因为这种方法能测得的Q 值只有200 左右,使用网络分析仪测得tan 也只在10−4 左右。这种方法不但准确度不高,而且只能测量较低频率,在现有通信应用要求下已不应用。[GB/T 1693-2007]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工频、高频适用于硫化橡胶
正切值的测定方法
[GB/T 5597-1999]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
2~18 试方法 GHz 2~20 0.0001~0.005
[GB 7265.1-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2~18 GHz 2~20 0.0001~0.005 微扰法
法——微扰法
[GB 7265.2-87]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开式腔”法 3~30 GHz 5~100 0.0002~0.006 开式腔法
[GB 11297.11-89]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1 kHz ± 5% 适用于热释电材料
[GB 11310-89]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 1 kHz 适用于压电陶瓷材料
[GB/T 12636-90]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1~20 GHz 2~25 0.0005~0.01 试方法
[QJ 1990.3-90]电绝缘粘合剂电性能测试方法工频、工频、高频适用于电绝缘粘合剂
高频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及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1 MHz 以下)
[SJ 20512-1995]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
2~40 GHz 2~100 <1.2 适用于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
复磁导率测试方法
[SJ/T 1147-93]电容器用有机薄膜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工频、1 kHz、1 适用于电容器用有机薄膜
和介电常数试验方法MHz
[SJ/T 10142-91]电介质材料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4~12 GHz 4~80 0.1~1 适用于电介质材料、同轴线终端开路
法同轴线终端开路法法
[SJ/T 10143-91]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
法——重入腔法 100~1000 MHz <20 0.0002~0.02 适用于电介质材料、重入腔法
[SJ/T 11043-96]电子玻璃高频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
50~50 MHz 适用于电子玻璃
的测试方法
低频、射频、适用于岩样、本方法所指低频为1
[SY/T 6528-2002]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KHz~15 MHz、射频为20 MHz~0.27 超高频
GHz、超高频为0.2 GHz~3 GHz3.2. 传输线法
传输线法是网络法的一种,是将介质置入测试系统适当位置作为单端口或双端口网络。双端口情况下,通过测量网络的s 参数来得到微波的电磁参数。图1 为双端口传输线法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Γ 表示空气样品的反射系数, 为传播系数,l同时测量传输系数或者反射系数的相位和幅度,改变样品长度或者测量频率,测出这时的幅度响应,联立方程组就能够求出相对介电常数。单端口情况下,通过测量复反射系数Γ 来得到、料的复介电常数。因此常见的方法有填充样品传输线段法、样品填充同轴线终端法和将样品置于开口传输线终端测量的方法[27]。*种方法通过改变样品长度及测量频率来测量幅度响应,求出εr。这种方法可以测得传输波和反射波极小点随样品长度及频率的变换,同时能够避免复超越方程和的迭代求解。但这一种方法仅限于低、中损耗介质,对于高损耗介质,样品中没有多次反射。传输线法适用于εr 较大的固体及液体,而对于εr 比较小的气体不太适用。早在 2002年用传输反射法就能够实现对任意厚度的样品在任意频率上进行复介电常数的稳定测量NRW T/R 法(即基于传输/反射参数的传输线法)的优势是简单、精度高并且适用于波导和同轴系统。但该方法在样品厚度是测量频率对应的半个波导波长的整数倍时并不稳定。同时此方法存在着多值问题,通常选择不同频率或不同厚度的样品进行测量较浪费时间并且不方便。此外就是对于极薄的材料不能进行高精度测量[28]。反射法测量介电常数的早应用是Decreton 和Gardial 在1974 年通过测量开口波导系统的反射系数推导出待测样品的介电常数。同轴反射法是反射法的推广和深化,即把待测样品等效为两端口网络,通过网络分析仪测量该网络的散射系数,据此测试出材料的介电常数。结果显示,同轴反射法在测量高损耗材料介电常数上有一定可行性,可以测量和计算大多数高损耗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对谐振腔法不能测量高损耗材料介电常数的情况有非常大的补充应用价值[29]。2006 年又提出了一种测量低损耗薄膜材料介电常数的标量法。该方法运用了传输线法测量原理,首先测量待测介质损耗,间接得出反射系数,然后由反射系数与介电常数的关系式推出介质的介电常数。其薄膜可以分为低损耗、高损耗和高反射三类,通过实验证明了三种薄膜的损耗随频率改变基本呈相同的变化趋势,高频稍有差别,允许误差范围内可近似。该方法切实可行,但不适用于测量表面粗糙的介质[30]。近几年有人提出了新的确定Ka 波段毫米波损耗材料复介电常数的磁导率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确定样品的复介电常数及磁导率的散射方程。此方法有下列优点:1) 计算复介电常数及磁导率方程组是去耦合的,不需要迭代;2) 被测量的频率范围比较宽;3) 与传统方法相比消除了介电常数测量对样品长度和参考面的位置的依赖性;4) 消除了NRW 方法在某些频点测量的不确定性[31]。还有人将椭圆偏振法的电些频点测量的不确定性[31]。还有人将椭圆偏振法的电法用测量样品反射波或者投射波相对于入射波偏振状态的改变来计算光电特性和几何参数。毫米波椭圆偏振法得到的复介电常数的虚部比实部低,即计算得到的虚部有一定误差,但它对椭圆偏振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32]
谐振法
谐振法是将样品作为谐振结构的一部分来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分为微扰法、全部填充谐振器空间的方法以及部分填充谐振器空间的方法。全部填充可以用公式(6)来计算
部分填充主要是为了减小样品尺寸以及材料对于谐振器参数的影响,难以进行精确地计算,一般用于矫正。微扰法要求相对较小的尺寸,并且相对频偏要小于0.001,这种情况下其具体尺寸形状可用填充因子s表示:
其中f0 是无样品时的谐振频率,QL 是品质因数,
r
是相对介电常数, A
r 是联系相对介电常数以及
微扰腔参数的函数。此时不论形状尺寸如何,只要得到填充因子s 即可方便求出相对介电常数。利用此方法可以测量几乎
所有的材料的介电常数,但是在校准时要求采用同一形状。在频率上区分,当频率高于1 GHz 时,可以用波导腔测量介电常数,但是当频率高于10 GHz 时,由于基模腔太小等原因,对于介电常数的测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谐振法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如:矩形腔法、谐振腔微扰法、微带线谐振器法、带状线谐振器法、介质谐振器法、高Q 腔法等。近年来对于谐振法又有新的方法不断出现和改善。圆柱腔测量介电常数法是我国在1987 年推出的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经过了对测试夹具的研究和开发及对开缝腔体的研究,测试结果更为准确。其频率测试范围大约为1~10 GHz[33]。此外,关于开放腔方法的改进也非常全面和成熟。开放腔方法中广泛应用了两块很大平型金属板中圆柱介质构成截止开腔的方法,其对于相对介电常数εr 的测量相对准确,但对于损耗角tanβ 测量误差比较大。2006 年有人提出截止波导介质腔测量介电常数,可同时测量微波损耗和介电常数,但只能够用来测量相对介电常数大于10 的样品[34]。同时,因为平行板开式腔法会有一部分能量顺着馈线和上下金属板之间的结构传输形成辐射损耗,有人提出通过在馈电侧上下金属板间增加短路板用来阻止辐射损耗,并且设计
制作了相应系统,可以通过单端口工作,对圆柱形介质进行测试[35]。近两年出现了很多对于开式腔的改进和发展。由三十八所和东南大学合作的开式腔法自动测量系统,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其测量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及损耗正切的不确定度小于0.17%和20.4%。此外有人提出准光腔法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中的应用有高Q 值、使用简便、不损伤薄膜、灵敏度高、样品放置容易、能检测大面积介质复介电常数均匀性等多项优点,但依然只能在若干分离频率点上进行测量[36]。总而言之,谐振法基本可以测量所有频率范围内的材料的介电常数,但是现有方法中对毫米波范围研究居多;具有单模性能好、Q 值高、腔加工和样品准备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但是对于损耗正切的测量一直不能十分准确,同时一般只能在几个分离的频率点上进行测量;同时因为谐振频率和固有品质可以较准确测量,非常适用于对低损耗介质材料的测量。谐振法的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依然有不足之处:如何确保单频点法的腔长精确性长期被忽略;提取相对介电常数的超越方程存在多值解;依然有较多误差源等[37]。自由空间法
自由空间法其实也可算是传输线法。它的原理可参考线路传输法,通过测得传输和反射系数,改变样
品数据和频率来得到介电常数的数值。图2 为其示意图。自由空间法与传输线法有所不同。传输线法要求波导壁和被测材料*接触,而自由空间法克服了这
个缺点[38]。自由空间法保存了线路传输法可以测量宽频带范围的优点。自由空间法要求材料要有足够的损耗,否则会在材料中形成驻波并且引起误差。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于3 GHz 的高频情况。其高频率可以达到100 GHz。六端口测量技术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为六端口测量技术。其测量系统如图3。在未填充介质样品时,忽略波导损耗,短路段反六端口技术是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微波自动测量技术,具有造价低廉和结构简单等优点目前六端口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防护、微波计量和工业在线测量中。六端口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标量来替业在线测量中。六端口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标量来替测量[40]。因此其对设备精度和复杂度的要求都有所下降。同时六端口技术在与计算机控制接口连接的实现上显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有利于微波阻抗和网络参数的自动测量。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的学术界就提出了许多校验方法,并设计出了精度较高的自动测量系统,提出了选用测量低损耗介质的微波探头的建议[41,42]。近几年六端口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学术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解超越方程的方法。同时开始采用Matlab 解超越方程,采用Labview 做人机界面,将Matlab 嵌入其中[43]。总而言之,六端口网络可以在宽频率范围内进行测量,目前NIsT 实验室的六端口系统可以测量10 MHz 到100 GHz 的频率范围;六端口网络有较高的精度,对 s 参数的测量可以达到点频手动测量的水准;与自动网络分析仪比较,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可以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对测量进行优化和计算,更利于实现自动化。
3.6.测量方法总结
将上述方法的适用场合、优缺点可以简单总结成表2。
4. 结论介电常数的测量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测量的标准也十分明确。国家标准中能够测量的频率范围已经覆盖50 MHz 以下及100 M 到30 GHz。但是其对测试材料种类以及介电常数和损耗角的数值范围有明确规定,使得各种标准能够应用的范围不是很广泛。而就测量方法而言,几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各有利弊。集中电路法适用于低频情况;传输线法频率覆盖范围较广,适用于介电常数较大的材料,其多数方法对于高损和薄膜等材料不太适用,方法简单准确;谐振法只能在有限频率点下进行测量,适用于低损材料,方法简单准确、单模性好;自由空间法准确性相对较差,但是可以实现实地测量;六端口网络法精度高,六端口网络造价低廉,频率覆盖范围广,更适用于以后多种多样的测量情况的需要,但是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参考。可见,并不存在一种方法可以*代替其他方法,不同的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具体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结束语
现今介电常数的测量技术现在正在不断进步和日益完善,对于其测量方法的总结是希望读者对其有更加清晰系统的认识并且能遇见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当然,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实验环境要有具体的测量方法,不可以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相信随着电子科技和通信行业的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出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发展和军事进步做出更重大的贡献。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婷, 周修理, 李艳军等. 食品物料介电常数的研究与应用
[J]. 农机化研究, 2012, 5(5): 233-236.
[2] 徐平, 蔡迎春, 王复明. 介电常数在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与评价
中的应用[J]. 路基工程, 2008, 2: 26-28.
[3] 刘永成, 李杰, 田跃等. 复介电常数在水土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8(29): 34-36.
[4] 陈有发. 介电常数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可能性[J]. 西北地震
学报, 1988, 10(4): 94, 95.
[5] 赵智彪, 许志, 利定东. 低介电常数材料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工艺中的应用[J]. 半导体技术, 2004, 29(2): 4-6, 45.
[6] 邵天奇, 任天令, 李春晓等. 高介电常数材料在半导体存储器
件中的应用[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02, 22(3): 312-317.
[7] 张治文, 任越青, 杨百屯等. 粉末介质介电常数的测量[J].
绝缘材料通讯, 1989, (2): 28-32.
[8] 邓京川, 王魁香, 陆国会. 液体介电常数的微波测量[J]. 物理实验, 1996, 16(3): 104-105.
[9] SJT 1147-1993, 电容器用有机薄膜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和介电
常数试验方法[S]. 1993.
[10] 张皓晶, 石睿, 杨卫国, 谢雪冰, 张雄. 气体相对介电常数r
的测量[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25(1): 14-16.
[11] GBT 1693-2007, 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
定方法[S]. 2007.
[12] GBT 5597-1999, 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S].
1999.
[13] GBT 6113.2-199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S]. 1998.
[14] GBT 7265.1-1987, 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微
扰法[S]. 1987.
[15] GBT 7265.2-1987, 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开式腔”法[S]. 1987.
[16] GBT 11297.11-1989, 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S].
1989.
[17] GBT 11310-1989, 压电陶瓷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相对自由介电
常数温度特性的测试[S]. 1989.
[18] GBT 12636-1990, 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S]. 1990.
[19] QJ 1990.3-1990, 电绝缘粘合剂电性能测试方法工频、高频
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及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S]. 1990.
[20] SJ 20512-1995, 微波大损耗固体材料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
测试方法[S]. 1995.
[21] SJT 10142-1991, 电介质材料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同轴
线终端开路法[S]. 1991.
[22] SJT 10143-1991 固体电介质微波复介电常数测试方法重入
腔法[S]. 1991.
[23] SJT 11043-1996, 电子玻璃高频介质损耗和介电常数的测试
方法[S]. 1996.
[24] SYT 6528-2002, 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S]. 2002.
[25] GB 5654-1985,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
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S]. 1985.
[26] 洪伟年(译). 泡沫塑料的相对介电常数[J]. 藤仓电线技报,
1984, 12(8): 71-79.
[27] 张晓萍. 测量复介电常数的一种新方法[J]. 测量复介电常数的
一种新方法, 1997, 12(4): 60-62.
[28] 田步宁, 杨德顺, 唐家明等. 传输/反射法测量复介电常数的若
干问题[J]. 电波科学学报, 2002, 17(1): 10-15.
[29] 陈维, 姚熹, 魏晓勇. 同轴传输反射法测量高损耗材料微波介
电常数[J]. 功能材料, 2005, 9(36): 1356-1358.
[30] 栾卉, 赵凯. 测量低损耗薄膜材料介电常数的标量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06, 21(5): 777-781. 放腔法改进[J]. 微波学报, 2010, 26(3): 38-43.
[31] 薛谦忠, 左元, 韩冰等. 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测量的新方法[38] 李纪鹏, 龚勋, 蔡树棒. 开口波导法无损测量微波集成电路
[J]. 微波学报, 2010, 8: 585-587. 基片复介电常数[J]. 微波学报, 1999, 15(4): 317-322.
[32] 李素萍, 王子华, 张友俊等. 毫米波椭偏法测量介质的复介[39] 彭胜, 许家栋, 韦高等. 六端口反射计测量复介电常数的改
电常数[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6(4): 371-375. 进方法[J]. 测量与校准, 2007, 27(2): 27-29.
[33] 徐汝军, 李恩, 周杨等. TM0n0 圆柱腔测量介质复介电常数[40] 孔繁敏, 陈罡午, 李康等. 微带六端口介电常数在线测量系
[J]. 宇航材料工艺, 2010, 5: 84-86. 统[J]. 微波学报, 1997, 13(4): 301-306.
[34] 徐江峰, 陈秋灵, 倪尔瑚. 截止波导介质腔介电常数测量理[41] 孔繁敏, 陈罡午, 李康等. 用六端口和开口同轴线测量介电
论与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27(10): 1322-1325. 常数的一种校准方法[J]. 电子学报, 1996, 24(3): 74, 75.
[35] 吴昌英, 丁君, 韦高等. 一种微波介质谐振器介电常数测量[42] 孔繁敏, 陈罡午, 李康等. 六端口介电常数测量系统自校正
方法[J]. 测控技术, 2008, 27(6): 95-97. 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 1997, 32(4): 425-430.
[36] 于海涛, 吴亮, 李国辉. 测量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准光腔[43] 曹玉婷, 张安祺, 尹秋艳. 基于Matlab 的介电常数测量[J].
法[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0, 25(3): 54-56. 舰船电子工程, 2008, 28(4): 140-143.
[37] 桂勇锋, 窦文斌, 姚武生等. 毫米波段复介电常数测量的开